發表文章

《徬徨的年紀》

《徬徨的年紀》      我不只一次站在十字路口。大量擁擠煩躁的汽機車駕駛呼嘯而過,有的人狂按喇叭,有的人口中蹦出三字經,有的人一見綠燈發瘋似的到了另一方向。不管是何種反應,都是冷漠忽視我的存在,沒有人願意停下來告訴我方向在哪裡,躁熱的引擎風刺在我的臉上、身體上,我卻渾然不知。   不知東西南北,不知危險性,不知何去何從。對著四面八方來的汽車與機車,我絲毫不害怕被撞到,站在中央觀看茫茫「車群」,我無法對任何一輛車子招手,要求那駕駛停下來為我指路,甚至露出一點害怕的表情也無法做到。擦過身旁時冷冰冰的眼神貫穿我,彷彿一移動腳步,我會觸動機關萬箭穿心。什麼事情比不知「路」更可怕的?   那年我十七歲,承擔著課業壓力和大考壓力,沒有像少女漫畫般浪漫的戀愛路程,更不可能有像少年漫畫拯救地球的偉大冒險,每天讀書讀書再讀書,不然就是考試考試再考試,日復一日過著重複單調的公式,度過茫然的生活。 麥田捕手裡的霍爾頓年紀也是十七歲,但他被退學了,後來他開始離經叛道,吸煙、喝酒又滿嘴髒話,跟我是完全不同風格的人,唯一相同之處就是我們在徬徨,害怕未知的道路,害怕理想和現實無法接軌,害怕沒有目標,霍爾頓的一位老師安多里尼告訴他:「一旦你通過所有溫遜先生的課程,你將一步比一步更接近--就是說,如果你要的話,如果你尋求它並且等待它--尋求等待那一類會是你心中非常、非常珍愛的智識。尤有進者,你會發現你並不是第一個對人類行為困惑、恐懼,甚至深惡痛絕的人。你在那些事情上面絕不是唯一的人,你將會興奮鼓舞於領會這點。許多人曾經在你這個年紀時在道德上和精神上受到困擾。幸而他們有些人並不因煩惱而執迷不悟。你要向他們學習-如果你樂意的話。正如有一天假使你有什麼貢獻的話,人家也要來向你學習一樣。這是一種絕妙的相互關係的安排。同時這並不是教育。這是歷史。這是詩。」和分享維倫.史特開爾的話:「不成熟的人特徵是他想為一個動機慷慨去死,而成熟的人特徵是他要為一個動機卑微地活下去。」那時我越是接近大考內心越是複雜,我真的要上大學?真的要開始長大了?真的要邁向進社會的最後時期?   我到十八歲時確定選擇上大學,因為我的朋友們也是站在十字路口徬徨,他們也是茫然地恐慌過著每一天。問他們的心裡話才知道他們也「不只一次站在十字路口」,我得到了一種心心相惜之...

做3件事,學測超常發揮!

本月 22到23是大學學測日期,高中三年磨一劍,全為了考好學測(或指考),學測兩天堪比人生重大轉捩點,孤注一擲也不為過。 正式上場前,你該先明白三件事。 你屬於哪種考生? 考生分兩類: 一、臨場失常型 二、臨危不亂型 第二類考生不必太擔心考場表現,完全可以發揮平常實力。 因為他們比他人早一步面對自己心中的不安,認為人人都有可能犯錯,縱使不小心出了差錯,也不會動搖,反倒早有心理準備。 如果你是第一類考生會比較麻煩。 說半天怎麼檢測自己屬於哪種? 想想你以前面對期中考的緊張怎麼控制,如果你在上場前完全沒有得分策略,你很大程度上可能是臨場失常型。 第一類人容易受情緒影響,想化解不安,一開始就虛張聲勢,想壓抑緊張,結果一出錯就自亂陣腳,心中只剩下失敗陰影,到最後兵敗如山倒,連即時修正情緒也做不到。 你要知道臨場緊張超正常,天底下沒有不會緊張的考生,個性再沉穩的人,在正式上場前都會想到失敗的後果,這就會引發擔憂。 特別是認真的考生,他們朝著一個目標努力不懈的奮鬥了近三年,更容易患得患失。 你要明白緊張是努力的勳章! 即使職業選手也可能失手,他們也怕失敗,正因如此,要在事前做好心理準備,不要凡事都想做到完美,不要拘泥過去,過去就Let it go,不要卻步,學著控制不安,做個「臨場不失常」的強人! 換在考場就是把握會寫的題,把握時間,不會的題目先猜答案。 考前如何保持精神的最佳狀態? 拿到準考證,對大考的緊張感勢必比之前高出許多,你的心情多為不穩定,自信與擔憂相互消長。 這時你心中應同時裝滿 1.有根據的自信 2.沒有根據的自信 有根據的自信,具體說是以「數量」為準,例如「我讀了幾個小時」或「模測考了幾分」等肉眼可見的成果,皆為一種「數量」。 但離考試日期越來越近,再怎麼使有根據的自信增加,一天能讀的時間量有限。 若為此心浮氣燥,導致專注力下滑,學習力失準,好不容易培養的自信又喪失了,所以你需要增加沒有根據的自信。 這在他人的眼中,或許只是一些巧合,甚至自以為是。例如,出門上課都能準時到,很幸運,或者放學吃外食,老闆請你吃小菜等等,都可以當作之後會考好的吉兆。 當我們把周遭發生的事,拿來巧妙解釋,把他們全想成某種象徵考取的前兆,這樣的舉動乍看之下有些愚蠢 ,但這種思考方式可確實消除不安, 讓我們專心讀書。 要消除無止境的恐慌, 不是強壓,而是改變想法,令自己忘掉,這才是最好的化...

做工的人也來客串維士比啦!

圖片
▲三洋維士比液-做工的人篇(李銘順、柯叔元代言) 如果你有看熱播台劇《做工的人》,你可能會覺得熟悉,廣告那兩人就是阿祈、阿欽兄弟。 廣告內容就是延續《做工的人》嘻笑怒罵,不改其調性,你可以當作台劇的小番外,阿祈、阿欽兩兄弟在某天中午休息的對話。  原廣告台詞 吐槽點 落工啦!休息啦! 咱一直替別人蓋房子,不知道哪一天我們可以住自己的房子? 其實利用銀行低利息貸款,和家人合買,買8-9百萬的房綽綽有餘 賣普攏共啦!連一間廁所你都買不起 如果要買信義金華地段,是真的一輩子買不起 來啦!阿比啊! 不要趁機廣告! 難說喔 我開怪手就一直挖,搞不好一掘,就掘到金角塊喔! 好好開怪手啦!開怪手也要技巧,不是隨便的人可以開 嘿嘿,吃便當配肖話, 擱有阿比仔到相挺 休息不說幹話,何時說? 還是效法委員在工作時間說幹話?丟豬內臟? 做工的日子卡好過 了解咱的心酸 大家福氣啦! 維士比vs.保力達B 維士比是三洋藥品調製生產的含中藥口服液(藥酒,也有人叫它「阿比」),普遍視為酒或機能飲料飲用,銷售對象多為藍領階級,廣告最家喻戶曉口號 「福氣啦!」,也已註冊為聲音商標,跟保力達B互為競爭對手。 維士比廣告的調性多找明星代言,形象多是較為接地氣,像是豬哥亮、伍佰、玖壹壹到現在找的「阿祈、阿欽兄弟」,為的就是貼近藍領階級。多強調顧身體、給氣力,符合你的要求,常用歌曲加強印象。 我其實不大欣賞這次維士比製作的做工的人篇,我認為有點將此職業標籤化,誤導其他不了解的民眾,因為製作、演員們可能會以他們的"以為"去製作,反而實際情況會無法呈現出來。 但這次突破以往形式, 配合熱播的台劇, 有新意! ▲保力達B-龍眼篇 相比之下,保力達B的廣告直接拍攝勞工辛勤的模樣,利用旁白說故事,擴及各行各業的勞動工作,這次敘述龍眼乾從採收到製作完成。 不論時代有多進步 我們用的還是百年來的老手藝 龍眼一束一束摘 摘好一擔一擔扛 接著一顆一顆剪 趁新鮮一床一床...

黑松沙士70周年茄子蛋主題曲,增防疫正向信心

圖片
心冠肺炎延燒至少4個多月,仍沒趨緩,嚴重打擊民生經濟,心中難免焦慮,大家都不好過。在這樣的氛圍下,黑松沙士70周年的主題曲,找來茄子蛋穿越歌唱《我的未來不是夢》,帶領大家回顧70年以來的熱情活力,點燃在疫情摧殘下的正向力量。 廣告最後,每個年代都有追求夢想的勇氣,敬70年來每一個勇敢追夢的你,這次的標語"陪你敢傻70年",延續之前盧廣仲的廣告〈敢傻 就是我的本事〉。 如果有興趣可參考 盧廣仲2019代言4支廣告:沙士、麥仔茶、有機茶、KIRIN啤酒 沙士語錄2012年以前多使用夢想、熱情、相信等積極用詞,後來2018年找盧廣仲代言,一反以往風格,反而傾向年輕人用法,〈敢傻 就是我的本事〉不是一般60幾歲人(品牌)會說出口的話。 我是認為品牌策略有變,還有想吐槽黑松沙士包裝可以偶爾換一下,推出限定季節包裝,像可口可樂一樣推個10款台灣城市瓶XD 總之,我看到這廣告,非常感動,害我突然想喝沙士,傻眼=3=

不要罵記者,《鏡子森林》帶你一窺好記者的存在

台劇魅力重現,從去年《與惡》,到現在的《想見你》,劇情好評不斷,引起各國爭相要版權放映。 期間《鏡子森林》也不遑多讓,主要述說記者生態,旁觀他人痛苦,記者在採訪過程,像走進迷霧森林,迷失在所謂的真相裡。 編劇鄭心媚試著將台灣20年間重大新聞融入戲劇當中,回溯過去社會事件外,也希望找到職業的初心。 導演鄭文堂說這劇最終探討人性,記者碰到利益、威脅的時候,是否仍做到「新聞無畏,消息無偏」 的職業信仰。 記者副作用 在某集的台詞,我印象深刻,「沒有人會為了新聞失去性命!」 你很難想像,這可不是戲劇效果,在現實當中,記者確實可能面臨危險,尤其跑社會新聞。 社會新聞記者包克明在84年7月31日晚上從台中採訪事處下班,到附近馬路準備要回家時,2名持鋁製棒球棍的年輕男子,一言不發,直接揮棍攻擊他,直到開始有人圍觀才離去。 結果包記者小指骨折,肝臟瘀血,傷勢嚴重。 民國78年520農民遊行,中央社記者被挾持至宣傳車上1個多小時,且受到毆打,這是記者首度在街頭運動中被挾持。 雖然不清楚背後關係,但可以明顯推斷記者寫的文字具備影響力,不小心阻擋「財主」利益,「記者」就要注意安全。 套在任何行業都相同。你當一名補習班老師,學生家長只管學校成績,沒有前十名不繼續補,你還要不要管學生品德?你身為一個業務,知道這商品有問題,你還要不要推廣?你做YouTuber收錢,業配自己沒什麼好感的東西,那你會不會接受? 馬西屏寫的《新聞採訪與寫作》提到,記者要考慮有三,1.報社的政策與立場2.報社的利益與本位3.長官人情。 我覺得...... 2/29播放第三季第一、二集,牽扯到醫療人球案,在我粗淺社會記憶中,邱小妹事件應該是這議題的原型,《麻醉風暴》更是針對醫療議題深入探討,多方探討醫療人員間的利益關係。 鏡子森林唯一缺陷就是都沒有深入探討議題,只提關於記者會接觸的部分,較多是記者的環境掙扎。 快完結,編劇賜死侯方平,當個好記者死了,最後一集,為了擺脫黑心財團的控制,高明決定辭職,另創符合自己意志的媒體,連資深的總編輯也跟著高明離開,一群「記者」在侯方平墓前舉杯敬職業。 結尾沒有給觀眾過於美好的希望,但給觀眾知道仍有一群努力想改變世界的記者,說的直白一點,就是洗白記者的罵名。 我相信在一個職業中,絕對有頂尖、值得尊敬的人,同時存...

《創意力》有感:林子偉教「態度」

圖片
各產業認為2020年景氣好轉,殊不知有個2019新型冠狀病毒來搗亂,如今觀光業、服務業等相關產業受到衝擊,感染人數增多,死亡人數增長,人心惶惶,所以發生「口罩之亂」,藥局門口總是大排長龍買口罩,政府還花2億元生產口罩。 簡單說,2020年起頭糟、糕、透、頂!少了很多工作機會。 心情非常煩躁與鬱悶。 這時我剛好讀到盧建彰導演寫的《創意力》,其中一篇介紹其為全國運動會製作「南島榮耀—林子偉篇」為形象廣告。 我們雖然不大 但請相信 在你裡面的      世界更大 我這樣相信 在每個場下的夜晚想著家人 在每個場上的夜晚想著家人在看 記得家人說過的話 記得祖先說的話 相信自己的相信 拒絕     人的拒絕 用全力 大聲地 和家人打招呼 和世界打交道 --- 在拍攝這廣告時,林子偉晚上突然被告知要上隔天的大聯盟,頂替傷兵空缺,接到通知的那晚就要準備出發,否則無法準時到達。 他上場前狀態不是最好,長途跋涉,精神疲倦,但他走上舞台,仍表現亮眼,毫不遜色。盧導在文章寫下見解,「職業運動的世界,非常殘酷,運動員等於是商品,當要你上場時,就得一步到位,而且要立刻發揮功能,否則可能馬上被拋棄。沒有太多情義,沒有良善的體貼,你只能自己想辦法,並且隨時想辦法,因為問題會一直來。」 當時林子偉的處境:工具人,沒有時間等你,叫你來你就得來,一次表現差勁,下次就沒有機會。在你未成名前,不將人當人尊重。 那滋味可不好受。 我經歷過,所以看到時,我特敬佩林子偉,感覺原來我不孤單,也反思自己煩躁與鬱悶的來源,冷靜下來後,發現其實沒什麼大不了,不需要急躁,按照步調來,逐漸攻破就好。 生活肯定越來越好。 ※上網查到收在書中的文章< 我要學他,笑笑的 >,有興趣的人可點擊閱讀。

《精準提問的力量》領悟真心,作出不後悔的選擇

圖片
當你做錯事情,陷入自責的情緒中,不可自拔。你怎麼會這麼糟糕,真的如同主管說的不行嗎?早知道你就不要做這一行了,到底要怎麼辦?等等負面情緒襲來。 你試試一個方法:自問自答。 就算你想不到問題,仍試著去想問題。 例如: 可以找誰幫忙?xxx,因為他很擅長處理這種危機。 現在怎麼做才可以降低損失?發公告誠懇道歉,或是要做......。 之前做對了什麼事情?製作美美的照片、同事關係相處融洽......。 逼你自己想問題及答案,透過問問題脫離自責負面情緒,靠近解決方案更近。這是我閱讀完白宮記者Frank Sesno所著的《精準提問的力量》所啟發的應用方式。 如何選出不後悔的決定? 書中提到一個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難題,該怎麼選擇人生重大決定。 曾任美國國務卿的鮑爾,在聲勢如洪的聲勢下,放棄參選總統,因為他捫心自問了幾個問題,自問自答下,他的回答都是否。 例如: 1.他有責任選? 2.他真的想要選? 3.他會喜歡競選?擅長嗎? 4.家人怎麼看待這件事? 和自己一問一答下,他逐漸明白自己真正的渴望,所以他不選總統;面臨重大選擇時,理性決定了他很難後悔的決心。 提問是對抗權勢的武器 這個標題從書複製過來,這句話很有意思。 拉莫斯曾經是被川普請出場的記者,在他犀利、緊迫的逼問下,「你的移民政策有問題,無法遣返1100萬個非法移民,及否認其子女的公民身分......」 「不是這樣。」川普說。 「你要怎麼興建超過3000多公里的美墨長城?」 川普輕蔑地說:「很簡單,我很會蓋東西。」 即使他曾收過死亡威脅,但仍認為:「提問可以是武器。如果你要質疑當權者,就要有點兇悍。」 經由問出好問題,即使當權者不正面回答問題,但迴避式、不具體的回應方式,也能夠顯現當權者面對這件事情的態度,及未來是否落實政策的機率:低,空頭支票機率很高。 另一個案例,在2005年美國發生卡崔娜風災,死傷慘重,一位記者庫柏訪問參議員蘭德魯: 「聯邦政府該為這裡的事情負責嗎?」 「他們該為這裡的事情道歉嗎?」 「過去四天,我在街頭看到一具具屍體,聽到許多政府人員互相感謝恭維。我必須說,這裡有許多民眾很難過、憤怒、沮喪,當他們聽到政府人員互相感謝,當下心頭真是被劃了一刀—昨天這裡才有一名死者屍體被老鼠啃咬,因為他在街頭躺了48小...